您好,欢迎来到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ebsite
/
/
公司新闻

江苏省将对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进行体测

开学季已经到来,我省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陆续迎来开学。除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外,每年学生们还将迎来新的挑战——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名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按成绩分别打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级,结果将进入档案,作为升学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今年9月到10月,江苏省将对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进行体测,你家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 新标准:体育好,才能评优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新学年起,大中小学生实行最新标准。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分为不同组别。与旧标准比,体质测试取消了选测部分,所有项目变为必测,每一项每个年级都有相对应的成绩及成绩所对应的分数和等级。此前颇有争议的800、1000米成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必测项目。   《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100分)与附加分(20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至89.9分为良好,60.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标准》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 青少年体质有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教育部发布的我国学生近30年的体质变化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下滑20多年后,近年出现积极变化,比如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指标逐年稳步上升……从这一连串的数据来看,学生体质下降或多或少有所遏制,不过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有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比如立定跳远提高0.01米,800米跑提高0.1秒。   我们江苏学生体质整体情况从2010年开始,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的耐力、速度、肺活量等身体质素指标有所上升,不过近视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外,江苏孩子的肥胖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学生肥胖率4.2%,2013年我省学生超重率为15.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3.0%。   ◎ 让孩子动起来,刻不容缓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体质测试或是升学中的体育加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深的知道给孩子一个强健的身体是实现未来一切的前提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体力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是在他们成长的时间锦囊中注入健康,是一项蔚蓝色的海洋工程。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简报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4大死亡风险因素。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肥胖、耐力素质测试成绩下降和体质水平总体下滑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信号,部分危险因素可延续至成年成为后续“健康”问题的源头。要想让孩子身体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1.减少屏幕时间   当下,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不仅成年人成了各种产品的“粉丝”,就连孩子也迷恋上了这些电子产品。无聊的时候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现在的孩子恐怕离开手机是寸步难行,和大人们一样,使用着这些电子产品打发着除了学习以外的碎片时间,由此引发的肥胖问题、视力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也接踵而来。   《儿童与青少年医学文献》杂志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日面对电脑、电视的屏幕时间达到或超过2小时的男性青少年,其发生胰岛素水平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比每日屏幕时间小于2小时的同龄人高出1倍。此外,“屏幕时间”超两小时的中学生要比“屏幕时间”不到两小时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并比较少在屏幕前的中学生患注意力缺陷障碍两倍左右。国外的一些干预试验证实通过控制和降低屏幕时间可以使人群中肥胖率发生率降低。有一项为期半年的随机对照干预试验,他们在实验组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强制研究对象比基线调查时少看50%的电视,结果发现干预组每天的能量消耗显著增加,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BMI的下降。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的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   2.增加体力活动   巴西贝罗塔斯联邦大学的研究者对全球122个国家成年人和105个国家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31.1%的成年人(约15亿)几乎整天坐着不动,每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尚未达到150分钟(约每天30分钟)。 青少年的情况似乎更糟,全球13~15岁的青少年中超过八成未达到应有的运动量,即每天中等至大强度的体力活动不足60分钟,其中女孩的运动量更少。   美国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5年发表过的一篇文章,称现今一代美国青少年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由于肥胖使得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孩子身上高发,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和推算,预计这一代的孩子,他们的寿命将比他们的父辈缩短5年。如果不改变现状,这一代孩子是历史上第一代比他父辈寿命要短的一代。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儿童青少年应该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至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强健骨骼和肌肉的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
19
2022-05

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与卫生器材装备展示会

发布时间: : 2022-05--19
  “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与卫生器材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中小学创新体育器材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6日上午,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众多企业携带自身独具特色的体育装备纷纷亮相,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精彩亮相本次展会,主要展出的是——体质监测设备,展位号T74。   本次京天元展出的体质监测设备,充分体现了科技与体育教育相融合的理念。   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坐落于现代化国际新城——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中关村高科技示范园区,是专业设计、生产、销售体质健康测试仪器、体育器材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大中小学、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提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和国民体质健康测试仪器,为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高中体育测试及阳光运动、全民健身活动提供配套测试记录设备。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有:京天元JTY600系列: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握力测试仪、引体向上测试仪、跑步测试仪(短跑、长跑)、跳绳测试仪等,以及京天元阳光运动记录监测系统;学校体育教学互动管理软件、运动健康管理软件。研发团队把RFID技术、红外技术、超声波技术、生物指纹识别技术、触屏技术、计算机云数据处理技术等完美应用到了产品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9
2022-05

公平公正公开教育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 : 2022-05--19
考生身着运动服应考,电子探头全覆盖,8位行风监督员和14位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巡视和监督……4月23日下午,淮中新城校区和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中考体育现场考试在开明分校西操场举行。这是淮安市中考体育做出的一次新尝试,堪称史上最严。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表示,今年中考体育现场考试运用电子化进行考核,杜绝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放心。 考试全程录像 据淮安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人徐丰昌介绍,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的监考员聘请第三方担任,“我们今年与淮阴师范学院合作聘请了淮阴师范学院的50名体育专业的大三学生,由他们全程担任监考员。”同时,对所有考试项目全程录像。“就拿引体向上来说,在杠上装有红外线探头,当向上时下巴过杠,并且向下时额头低于杠时,探头才可以感应到,必须要上下两次都感应到才算做了一个。这种方式不仅记数科学,还能准确地测试学生的动作规范。” 当考生考完所有项目后,监考员公布考生的测试成绩和得分,考生签字确认。如对成绩有异议,考生可以提出申诉。“由于本次中考体育考试是全程录像,每一个考生和每一个监考人员的动作都可以追溯,判别小组调看录像,若是情况属实,则可以允许补考;若情况并不属实,则以原来的成绩为准。” 探头记录成绩 在中考体育现场,考生们的着装几乎全是短袖短裤运动服,特别专业。在50米跑考生检录处,正在候考的几位考生有点紧张,“用探头记录成绩,心里没底”。据记者了解,今年中考体育的50米跑采用国际田径大赛中用到的电动计时系统,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 在第一波女生结束了最后一个考试项目——仰卧起坐之后,记者询问她们考完是什么感受,一位女生连连摆手,“在家练了好几个月仰卧起坐,我还是好忐忑。”不仅女生有这样的焦虑,男生同样如此。 一位男生告诉记者:“我刚做了六个引体向上,但不知道动作是不是标准,探头有没有算我成绩。” 家长感触颇深 在今年中考体育的现场,8位行风监督员和14位家长委员会成员与考生一样,也是头一回见识到史上最严中考体育考试。 行风监督员齐娟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害怕中考体育存在暗箱操作,但是现在每个环节都很公平公正和公开,通过专业的仪器进行测评考核,消除了家长的担心,我觉得考试虽然变严格了,但我们家长更放心了。”   时燚燚是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二,通过观看中考体育现场考试,她表示全程监控规范有序,同时又很人性化,当考生出现状况时,会给予第二次机会。“以前我对孩子的体育不是特别重视,后来上了初中,通过教育、宣传以及学校的重视,我现在每周都要花半天时间陪着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时燚燚告诉记者,她为孩子准备了瑜伽垫,在家里练习俯卧撑,还带着孩子去小区的活动中心练习引体向上。 据初三学生家长严女士介绍,孩子平时并没有很好地注重引体向上的训练,在考试前夕才开始“突击”,双手都磨出了茧。“孩子这样辛苦,我看着很心疼。许多初一、初二的学生家长还认为体育无所谓,事实上到真正快要考试的时候再重视就来不及了。”严女士说道。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9
2022-05

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

发布时间: : 2022-05--19
      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统一执行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这意味着国家进一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为此笔者走访临安市教育局有关同志,询问临安近两年中小学生体质检测情况。 体育教育严格,注重全面提升       2013年临安市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检测工作,由教育局统一组织进行,由检测小组到学校实地进行抽测。测试年级为小学四、六年级,初中二年级,普高为高三年级,职高为高二年级,全市共检测了70所学校5000余名学生。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体侧成绩将与学校提供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准确率达到85%及以上的视为通过,低于85%的视为不通过。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1分钟仰卧起坐。“不少学生平时锻炼比较少,做完仰卧起坐之后几天腹部肌肉有酸疼现象。”临安市西林小学的体育老师表示,学生从小就加强体育锻炼是好事。 到了初中之后,体测的项目更加全面。锦城街道的王女士说,“孩子平时锻炼的少,担心他身体素质不够好,撑不住学习压力。体测项目让孩子在课程中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初中、高中各年级,除了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常规项目,加入了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1000米跑、引体向上,女生800米跑1分钟仰卧起坐。 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新规定与之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要求大、中、小学在校学生,每年都必测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以及坐位体前屈。而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学生的必测项目,有别于小学阶段项目注重柔韧度、协调性和速度方面,更加考验身体的耐力、爆发力等方面的素质。 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素质从小抓起     “以前的孩子都会干农活,现在的孩子做家务的比较少。平时户外活动也不多,在体育教育方面,更应该多下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安市教育局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监管方面非常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各中小学需及时配齐仪器和设备,明确具体部门、人员,落实工作职责,确保按时准确完成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让学生健康水平达标。 教育局非常重视学生抓身体素质提升,更注重的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重视学生体育安全教育和防护工作,加强安全指导和监督。对体测期间有过感冒或身体不适的学生延后测试,并制定详细的学生体测安全保证制度和应急处理办法,确保学生安全。 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他们表示将着力推动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改进、加强和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开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体育锻炼一小时,切实提高临安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5
2017-03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原因两方面

发布时间: : 2017-03--15
近年来,学生军训猝死、跑步猝死、体测猝死、打篮球猝死,加之因为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等屡见报端。人们不禁要问: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竞技体育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什么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体育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 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和近视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中央7号文件指出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学习时间过长,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则严重不足,对孩子身体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运动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城市学生。不会加速跑(只会跑操)、不会游泳、不会三步上篮、不会垫球、拉不了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不会前滚翻、不会爬树、不会马步,甚至没有接触过铅球、栏架、足球…… 学生不会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校长、老师、家长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生视区区千八百米跑为畏途,为了所谓“安全”轻易向懦弱诉求让步,而这种让步竟然能为很多家长、老师、校长所认同,整个社会竟然只有少量质疑和反对声音。那么中国的足球人口在哪里?中国的男子汉在哪里? 为了安全,一些学校废止了多年来运动会上 3000 米、5000 米跑的传统项目。就连体育课上再普通不过的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跑,如果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强制规定为必测项目,恐怕运动场的跑道都会荒废了。为了规避风险和不影响文化学习,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试问:这样的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吗?能够磨练意志吗?能够塑造完整人格吗?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小学,为了安全怕受伤,上安全体育课;初中,为了安全怕受伤,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上应试体育课;高中,为了安全不受伤不出事,为了应对高考,一切都要让路,学生自由自在上体育课;到了大学,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考试学分没有以往那么重要,六十分万岁,凭个人爱好上兴趣体育课。 结果形成了一个世界教育奇观: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了十四年的体育课(1404学时),可是最后没有真正学会任何一项运动技能,连基本的运动常识都不懂,更没有通过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更别谈什么终身体育啦!试想,照此发展下去,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 小学到大学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阶段,体育在这一阶段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体育课陪伴始终,学生的人格、体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动商的培养,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的树立,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 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深化人类原始的走、跑、跳、投、爬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荣誉感,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学会如何体面地去赢,如何输的有尊严。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去上体育课,学生还真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5
2017-03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好,才能评优!

发布时间: : 2017-03--15
开学季已经到来,我省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陆续迎来开学。除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外,每年学生们还将迎来新的挑战——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名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按成绩分别打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级,结果将进入档案,作为升学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今年9月到10月,江苏省将对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进行体测,你家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 新标准:体育好,才能评优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新学年起,大中小学生实行最新标准。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分为不同组别。与旧标准比,体质测试取消了选测部分,所有项目变为必测,每一项每个年级都有相对应的成绩及成绩所对应的分数和等级。此前颇有争议的800、1000米成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必测项目。   《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100分)与附加分(20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至89.9分为良好,60.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标准》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 青少年体质有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教育部发布的我国学生近30年的体质变化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下滑20多年后,近年出现积极变化,比如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指标逐年稳步上升……从这一连串的数据来看,学生体质下降或多或少有所遏制,不过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有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比如立定跳远提高0.01米,800米跑提高0.1秒。   我们江苏学生体质整体情况从2010年开始,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的耐力、速度、肺活量等身体质素指标有所上升,不过近视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外,江苏孩子的肥胖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学生肥胖率4.2%,2013年我省学生超重率为15.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3.0%。   ◎ 让孩子动起来,刻不容缓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体质测试或是升学中的体育加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深的知道给孩子一个强健的身体是实现未来一切的前提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体力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是在他们成长的时间锦囊中注入健康,是一项蔚蓝色的海洋工程。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简报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4大死亡风险因素。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肥胖、耐力素质测试成绩下降和体质水平总体下滑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信号,部分危险因素可延续至成年成为后续“健康”问题的源头。要想让孩子身体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1.减少屏幕时间   当下,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不仅成年人成了各种产品的“粉丝”,就连孩子也迷恋上了这些电子产品。无聊的时候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现在的孩子恐怕离开手机是寸步难行,和大人们一样,使用着这些电子产品打发着除了学习以外的碎片时间,由此引发的肥胖问题、视力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也接踵而来。   《儿童与青少年医学文献》杂志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日面对电脑、电视的屏幕时间达到或超过2小时的男性青少年,其发生胰岛素水平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比每日屏幕时间小于2小时的同龄人高出1倍。此外,“屏幕时间”超两小时的中学生要比“屏幕时间”不到两小时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并比较少在屏幕前的中学生患注意力缺陷障碍两倍左右。国外的一些干预试验证实通过控制和降低屏幕时间可以使人群中肥胖率发生率降低。有一项为期半年的随机对照干预试验,他们在实验组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强制研究对象比基线调查时少看50%的电视,结果发现干预组每天的能量消耗显著增加,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BMI的下降。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的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   2.增加体力活动   巴西贝罗塔斯联邦大学的研究者对全球122个国家成年人和105个国家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31.1%的成年人(约15亿)几乎整天坐着不动,每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尚未达到150分钟(约每天30分钟)。 青少年的情况似乎更糟,全球13~15岁的青少年中超过八成未达到应有的运动量,即每天中等至大强度的体力活动不足60分钟,其中女孩的运动量更少。   美国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5年发表过的一篇文章,称现今一代美国青少年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由于肥胖使得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孩子身上高发,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和推算,预计这一代的孩子,他们的寿命将比他们的父辈缩短5年。如果不改变现状,这一代孩子是历史上第一代比他父辈寿命要短的一代。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儿童青少年应该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至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强健骨骼和肌肉的活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地       址: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广聚街15号

手       机:139-1093-6018

客服热线:010-57562116 / 010-57562115

客服邮箱:jty_sports@163.com

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产品介绍

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

网站版权

发布时间:2020-02-13 00:00:00

京天元体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监督:13910936018 京ICP备13027259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北京 SEO